探月社区成员请进

发展

创造一个让素养贯穿所有体验的新模式,重新构想和设计成长之旅

素养模型

探月素养模型由三层组成:核心素养,学科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习惯。

核心素养层包含学习者将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获得的最重要的可迁移的技能;领域知识和能力层是指特定学科的概念和实践,是核心素养的基础,由不同的学术部门负责;思维习惯是学习者们在遇到无法立刻给出答案的问题和情况时使用的思维方式。

思维习惯

思维习惯是人们在遇到无法立刻给出答案的问题和情况时,使用的处置方式。这其中包括使学习者在学术和非学术追求方面取得成功的社会和情感技能。学习者需要刻意练习和集中注意力,以提高他们作为高效思考者的能力,从而面对和驾驭这个时代发展的不确定性。思维习惯层是基于 Art Costa 和 Bena Kallick 首次提出的思维习惯框架,并进一步解释,以符合 MSA 的价值观。

探月思维习惯清单

好奇心 Curiosity

持续学习 Continuous Learning

成长型思维 Growth Mindset

追求卓越 Strive for Excellence

同理心 Empathy

决策与责任 Choice Making & Responsibility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大学和职业成功所需的跨学科、高阶思维技能。核心素养有三个子集,包括认知能力、自我引导和社会责任。认知能力是学习者未来成功的基础,它说明了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即 "我们如何运用我们所知道的"。目前 MSA 的认知能力框架是在高峰学习认知技能框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框架是基于过去十年来发布的循证研究和调查。自我引导和社会责任描绘了我们对理想毕业生的期望,这与 MSA 的使命相一致,"培养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以支持人类文明的延续"。我们相信,教育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自我引导者是支持人类发展的最有效方式。

探月核心素养清单

文本分析 Textual Analysis

使用资料 Using Sources

探究 Inquiry

分析与综合 Analysis & Synthesis

写作沟通 Writing Communication

艺术表达 Artistic Expression

演讲沟通 Oral Presentation

自我认知 Self Awareness

知识与技能

学科知识和能力指的是与某一学科相关的概念和实践,以及与某一学科组相关的交叉概念,如自然科学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学科知识和能力层是建立在中国国家标准和美国标准(CCSS 和 NGSS)之上。学习者需要获得并复习基本的内容知识,以支持认知技能的发展。为了让认知技能发挥作用,我们的学习者应该发展广泛的知识基础,以参与到更有挑战的场景中。

探月知识与技能清单

数学与计算机

数量

图形和空间

关系与变化

高阶关系与变化

数据与不确定

高阶数据与不确定性

问题解决

数学建模

推理证明

高阶推理证明

信息意识和信息系统

数据和数字化生活与学习

计算思维与编程能力

数字公民

科学与工程

物质观念

物理观念

生命观念

地理空间及地球环境视角

高阶物质观念

高阶物理观念

高阶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和本质思考

高阶地球环境科学观念

初中基础科学观念

艺术与人文

汉字识别和书写
中国文史常识
汉语朗读
古诗文阅读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
实用型文本阅读写作
古今联系
中西文化比较
英语语言使用
阅读与词汇
创造性表达
高阶创造性表达
艺术表演中的艺术表达

历史与社会科学

历史思维能力
政治学视角
经济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
高阶历史思维能力

小学学习者发展支持

小学学习者发展支持注重陪伴性和包容性,主要通过学习者发展支持课程体现,配合兴趣拓展课程(社团)以及社区活动,社团和社区活动在社区版块将有更多介绍。学习者发展支持课程主要包含心理支持、全纳教育、英语学习支持以及双班主任教学支持。同时家校共育在支持学习者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班主任制

每个班级配有两名专职班主任,由一名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和一名双语中籍教师组成。双班主任共同负责班级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合作教授英文、数学、融合单元(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劳动)和 SEL (社会情感学习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合作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的了解学情,关注到学习者的需求并提高学习效率。合作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有效合作教学模式,比如一教一辅,站式教学,平行教学,替代教学,团队教学等,在教授过程中使用差异化和个性化教学来达到学习目标。


班级教室也是两位班主任的办公室,是学习者与班主任共同营造的生活学习场域。在这里,班主任不仅能观察到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发展其学业专项能力;还能通过对于学习者们的日常交往的观察,在学习者的社会情感发展上进行专项引导和日常影响。

双语教学支持 ELL 和 CLL

根据英语水平的不同,所有年级的学习者都可能会接受英语语言支持课程(ELL)。 英语语言学习支持覆盖课内课外:在课堂里,通过微型课堂、小组等方式帮助英文课程的教与学;在课外,结合学习者的节奏提供适当的补充材料及组织趣味英文活动。同时,ELL 团队会定期组织 MAP 测试,以监测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成长,并在此基础上以数据驱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帮助。


同样的,根据学习者中文语言学习水平的不同,为学习者提供了中文语言支持课程(CLL)。让学习者能够有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接触更加多元的中文语言学习材料,同时,家长也可以带领学习者在中文语言环境中做更加广泛的阅读练习,提升学习者的中文语言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目前,在探月「中国语言文学 CLA」 和「道德与法治」这两门课程是中文授课,其余课程都是双语授课。

心理支持

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成长的困惑、烦恼与压力。学校心理支持为学习者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倾诉自己的需求。与此同时,帮助学习者们纾解情绪、掌握自我调适能力、厘清自我成长中的困惑,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心理支持在支持学习者们的同时,也给予家长、教育者一定的支持,我们共同为学习者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心理支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家校共育开展的支持系统。心理支持老师会与每个学习者建立联系,并会对有需要的学习者进行跟踪支持。小学心理办公室奉行“开门政策”,即学习者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去心理辅导办公室寻求帮助。


在 SEL课程对学习者的身心健康进行追踪和评估的基础之上,我们会为需要帮助的学习者提供一对一或小团体的心理支持;定期开展的家长工作坊,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和引导学习者的心理发展。

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指学校建立一个可以为所有学生提供最佳学习机会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未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全体教师必须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包容性教育的理念,也必须配备有资质的全纳教育老师和强有力的行政支持。其中,全纳教育老师在支持有需要的学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月的全纳教育面向全体小学学习者。全纳教育老师会针对有需求的学习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一对一辅导,并为其他老师做教学培训。在学业层面,支持学习者的阅读、书写、计算等能力;在行为层面,规范学习者的在校行为,并为其日常交流与互动提供引导。


如果您的孩子有接受全纳教育支持的需求,全纳教育老师会邀请您参加相关会议,填写知情同意书。在支持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与老师们进行紧密合作。

家校共育

共建是探月家校关系的显著特色。过去几年的经历中,一半以上的家庭在学校的教育与教学活动、招生与社会影响力、运营与后勤保障、家校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共建工作。家校间共同创造了很多美好和值得回忆的时刻。

沟通与共建

除常规的邮件、家长会、(双)周报 、约见班主任外, 小学还特别为家长设置倾听会,课程之夜 ,校长双周1对1面谈,校长每月茶话会。


小学也有2 位家委进入校级家委会,促进资源共享、联动共建,与学校建立密切的家校合作,增进家校互信。学校原则上在每学年安排校级家委会与校务委员会开展两次或以上的正式交流,支持校级家委会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运营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家长课堂

小学每月为家长开设养育、家庭成长方面的课程,基于不同龄段的学习者发展特征及探月的教育教学与运营管理体系,研发相应的家长成长课程体系。探索和鼓励社区内家长互助互学的机制。形成基于探月社区文化的、周期性的家长活动体系。支持家长群体不断走向内心丰盈与积极行动。

家长活动

小学会邀请家长参加学部和校级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社区日、节日庆典、主题月活动、期末家庭成果展、艺术节、运动会、探月夏筵、探月冬筵等。


这样的家校关系成为我们面对任何问题和不确定性时的核心支撑力量,更是我们支持每一位探月的学习者迸发独特生命力、应对未来世界不确定性、推动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强大后盾。

初中学习者发展支持

导师制

我们相信,一段互相信任的关系是支持学习者在青春期这个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探月找到归属感、意义感和自我引导能力的关键;而探月初中部又不再有相对固定的班级,给关系的建立和社群的融入增加了难度。因此,每一位来到探月的学习者都会匹配到一名个人导师;这位导师将陪伴他在探月的学习和生活之旅。初中部的老师都会同时承担教学任务和导师两个同等重要的工作,与社群中的其他成员一起近距离地陪伴和见证学习者的成长。

一般而言,导师每个月进行至少一次的个人谈话。而当信任关系已经建立后,我们则更加鼓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导师发起支持诉求。

导师主要负责以下四个学习者发展领域:

  • 学习者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学术优势和短板,以达到他们的学术潜力。
  • 学习者可以在准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和志趣。
  • 学习者品格培养,并在校园内可以感到安全、信任和同情,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 学习者广泛参与校内外的社区活动。


发展指导课

发展指导课程围绕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交能力、学习习惯、志趣探索等核心素养展开,帮助学习者在成长过程中建立稳固的自我概念,提升情绪调节和目标管理能力,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模式,同时不断优化学习策略和习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课程还包含性教育内容,以科学、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引导学习者正确认识生理与心理的变化,理解健康的性与情感观念,并建立积极、自信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青春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和成熟的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初中的发展指导课特别设置了选修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这一灵活的课程体系不仅给予学习者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同时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运用所学,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培养持续成长的动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