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社区成员请进

李思沩 Joy Li

初中社科教师,六年级年级长, 导师

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实验班,研究生学习的是比较教育专业,曾远赴非洲担任一年的教师志愿者,从此在心里埋下了投身教育的种子。从教11年,先后任职于北京王府学校,北京汇文中学国际部中美项目组。曾担任北京王府学校初中部社科组组长,致力于IB-MYP的学科体系建设工作。

目前在探月学校初中部担任六年级年级长以及六年级社科教师。年级长主要负责年级事务的统筹,带领导师团队协调和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诉求以及六年级学习者整体的德育发展和学术成长等。作为初中阶段的低年级学段,她认为六年级学习者需要更多的来自外界的情绪情感方面的稳定性支持,这对教育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她在工作中对素养教育的落地以及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自己在女性主义、终身学习等领域能进行更多的探索。在生活中喜欢看电影,做瑜伽。


“时代的变化往往领先于个人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希望自己可以保留天真,积累经验,在探月社区和学习者们一起成长。”

——李思沩

参与项目2

如何享受学习

涉及学科:跨学科项目 项目主题关键词:沟通与合作、创意表达、社会意识与社区参与、同理心 本项目以设计思维工作坊为着力点,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环境的调研,设计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原型并测试后进行迭代,最终实现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享受学习”的目的。 项目分为校内工作坊和校外实践考察两个部分,校内工作坊以设计思维为主线,校外实践考察以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小学作为实践地点,孩子们与大山里的同年级学习者们开展了深入的互动和交流活动,通过切身体验去观察和思考大山里学习者们的学习状态和环境与自身的不同,进一步了理解设计思维中的用户需求及同理心。

郑和下西洋研究

涉及学科:社会科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航海探索、文化交流、观点性写作、历史反思、多元视角与表达 本项目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学习者从不同角度通过四个子任务探索这段历史的意义与影响。他们将化身历史参与者,创作航海日志,表达航海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多元视角给永乐皇帝写信,反思航海的目的与价值;通过视频研究报告,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成就与争议;最后,通过观看同学们创作的视频并参与讨论,深入思考这段历史并讨论其对当今全球化社会的启示。 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批判性思考、跨文化理解以及多模态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