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社区成员请进

探月项目

每一个项目都像一段探险旅程,我们像侦探一样,不断追问,在好奇和勇气中,尝试解决每个难题。

每年,小初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会设计各式各样的跨学科项目,涉及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视觉艺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学习者们在农田中、在教室里、在户外空间探索这个世界,发现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尝试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科学全球化与跨文化政治与社会初中

初探西非国家贸易——打造以建议书为核心的公众视觉作品

涉及学科: 社会科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贸易,西非国家,人工智能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下,中非合作正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作为未来的国际关系专家,你将有机会深入了解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应用数学、历史、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素养,探索如何通过贸易促进共同繁荣。 本项目要求你选择一个西非国家,深入分析其贸易状况,识别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并撰写一份建议书。此外,你还需创作一个视觉作品,无论是海报还是视频,以直观、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公众传达你的见解,让更多人了解并关心西非的未来。 通过这个项目,你将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如何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你的作品也将在校园回廊中展出,并有机会登上公众号平台,让更多人见证你的努力和成果。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飞跃,更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构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绘制一个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的美好未来。
数学信息科学技术与创新初中

3D几何模型设计

在这个跨学科项目中,学生将结合几何(数学)和基础计算机科学(3D CAD建模),通过拼接常见的几何立体(例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来设计并3D打印一个全新的物体。 真实情境: 学生想象自己需要设计一个小型物品来实现某项特定功能,例如收纳装置、桌面摆件或装饰性模型。在此过程中,他们会学到如何通过形状、尺寸、角度的不同选择来影响成品的美观与结构稳定性。 核心活动: 构思与草图:学生先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物品,进行头脑风暴并以几何立体为基础绘制初步设计草图。 CAD建模:学生在友好的3D CAD环境(如 Tinkercad 或 Fusion 360)中导入或创建几何形状,重点练习对齐、缩放、以及布尔运算(合并/相减)等操作来组合出完整模型。 数学衔接:学生估算模型的大致表面积与体积,并预测3D打印所需的时间或材料;同时,还会根据稳定性与重量分配等因素进行问题求解。 迭代打样:学生打印出小尺寸原型,观察缺陷或可改进之处,随后调整模型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再次打印。 展示与反思:学生最终展示自己的3D打印作品,阐述设计决策,并反思几何知识与计算机科学技能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语言艺术政治与社会初中

青少年报刊

在本项目中,七年级学习者将创建并设计自己的青少年报纸。他们将担任记者、编辑、设计师和摄影师等角色,撰写在过去、现在或未来发生的重要事件、校园新闻及社区乃至全球相关问题的文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培养基本的读写能力、研究能力和沟通技巧,同时获得新闻实践经验。本项目模拟真实世界的新闻环境,学生将作为记者和编辑,负责收集、撰写和呈现信息丰富的文章。
中国语言艺术政治与社会初中

多此一难

涉及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古典小说,整本书阅读,文本分析,创意写作 《西游记》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可谓是流传甚广,曾多次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甚至主题乐园。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十分引人入胜。 整本书十分擅长塑造人物,无论是取经团队主角团,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小说的思想也比较复杂,儒、释、道都有所涉及,后世对它的主题的阐释也多种多样。抛开小说的宗教外衣,对今天的同学们来说,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为了理想披荆斩棘的励志故事。社会当中也有人把它当做职场斗争的黑童话,还有人把它当做修行宝典,魔改IP的素材源泉....其中不乏很多脱离文本的二次甚至多次创作,出现了一千个读者眼中的一千种取经故事。 在这个任务中,学习者将首先作为一名读者,近距离精读接触西游记原版故事,从小说中找出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分析一下其情节结构模式,包括如何和开头、如何结尾,妖怪有何来历,唐僧师徒如何渡过难关等,运用课堂所学的文本分析方法,从主题、结构、用词、作者的观点与目的和故事发展五个维度对该故事进行分析。 然后作为一名续写/改写作者,大胆发挥想象,自己来创作一个取经路上的新故事,在摸清原著“故事套路”的基础上为取经团队除九九八十一难外再制造一难,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并邀请对西游记”略懂“的读者们来读一读,看看TA们是否能够发现你的作品与吴承恩先生写的原著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真假难辨的程度如同区分六耳猕猴与孙悟空一般。 此外,学有余力的学习者还可以在完成改写或续写基础上化身一名编剧,将其改编为剧本,然后招募并组建剧组,将自己创作的“多此一难”戏剧故事搬上新年Gala的舞台。
中国语言艺术生命教育初中

“如玉人生”图书编辑部

人生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在人生路途中追索自我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我们亦可通过他人的经历汲取成长的养料。传记作为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是一种介绍人物生平经历和成就的文学体裁,它是对人物形象的深入描写,考察人物的思想、行为、性格、生活背景等方方面面,揭示人物的思想、文化、时代背景等,是一种对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记录和反映。学习者透过对传记文学的学习和写作实践,感知不同人生的时代际遇,从而培养共情能力。 G8年级的学习者们将变身“如玉人生”图书编辑部的一员,为身边的“她、他和他们”出版一本传记文学书籍。他们在团队中进行分工,成为作者、记者、编辑、设计师、插画师等角色,为身边的“小人物”们撰写人物小传,在书写的过程中,找到时代印记下的人物轨迹。
社会科学全球化与跨文化政治与社会初中

郑和下西洋研究

涉及学科:社会科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航海探索、文化交流、观点性写作、历史反思、多元视角与表达 本项目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学习者从不同角度通过四个子任务探索这段历史的意义与影响。他们将化身历史参与者,创作航海日志,表达航海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多元视角给永乐皇帝写信,反思航海的目的与价值;通过视频研究报告,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成就与争议;最后,通过观看同学们创作的视频并参与讨论,深入思考这段历史并讨论其对当今全球化社会的启示。 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批判性思考、跨文化理解以及多模态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反思。
STEAM技术与创新初中

Arduino驱动的绘图机器人:融合艺术、工程与编程

学科/科目: 工程学 计算机科学(编程) 艺术与设计 数学(几何、测量) 主题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 创造性问题解决 跨学科学习(STEM + 艺术) 实践工程 在本项目中,学生们利用Arduino微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基础机械组件设计并制作了一台绘图机器人。受Instructables网站上Arduino绘图机器人的启发,该项目融合了工程、编程与创造力。学生们以团队形式组装机器人,编写并上传代码以控制其运动,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最终目标是打造一台能够绘制几何图案与设计的实用机器人,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汇。
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初中

「时间」如何可以被看见和听见?

涉及学科:表演艺术 / 视觉艺术 项目主题关键词:表盘设计/音乐制作 表演艺术老师徐嘉琪(Leo)与视觉艺术老师蔡和君 (apm),尝试了一个跨学科创作教学项目——「视听时间」。两位老师带领学习者们一起探索视觉、听觉艺术之间互通的感知和想象,围绕「时间」这个主题,学习者们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