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社区成员请进

探月项目

每一个项目都像一段探险旅程,我们像侦探一样,不断追问,在好奇和勇气中,尝试解决每个难题。

每年,小初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会设计各式各样的跨学科项目,涉及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视觉艺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学习者们在农田中、在教室里、在户外空间探索这个世界,发现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尝试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

STEAM技术与创新可持续发展小学

零碳建筑-构建可持续的未来

涉及学科:建筑学、环境科学、工程学、物理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零碳建筑、可再生能源、智能建筑、碳中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科学研究表明,建筑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占据了全球总碳排放量的相当比例。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采取行动,致力于减少建筑领域的碳排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本项目应运而生。它旨在通过跨学科合作,设计和建造一个零碳建筑模型,展示如何在建筑中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和最大化的能源效率。学生将学习零碳建筑的基本原则,包括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整合和资源管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建筑设计中。 项目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并建造一个包含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板)和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筑模型。学生需要考虑建筑的能源需求、材料选择、环境适应性以及美学设计,最终通过模型展示和口头报告,向观众解释他们的设计选择和零碳目标的实现方式。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零碳建筑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这个项目不仅是对建筑学的一次实践探索,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体验,更是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融合单元课程生命教育小学

从农场到餐桌

涉及学科:科学、社会科学、语言 项目主题关键词:好奇、健康饮食、植物生长、地区与美食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美食文化更是独具魅力。中国美食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习俗和智慧。 我们有春节的饺子,寓意着团圆和财富;端午节的粽子,纪念着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的月饼,象征着美满和团圆。这些美食不仅美味,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学习者们要在探月社区开设一条“美食一条街”,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能尝到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也要推广健康饮食的理念,让大家吃得美味,吃得健康。 在这个项目中,学习者可以: 一起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学习身体消化系统与饮食之间的关系。 一起了解中国主要城市的特色美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尝试制作中国传统的点心和干果。 一起探索食物之美,了解中国传统店铺文化,创立自己的特色店铺。
STEAM技术与创新生命教育小学

鸡菜共生系统的探索 - 从生命到生态的学习之旅

涉及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工程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生命周期,生态循环,工程设计,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以鸡的生命周期为主线,结合生态循环和工程设计理念,打造一个鸡菜共生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实践。学习者将探索鸡的孵化、生长、饲养及其与植物共生的全过程,并通过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不断优化系统。项目涵盖鸡蛋孵化及小鸡成长阶段,鸡舍的建设和管理,微生物技术在鸡粪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生态共生系统的持续优化。学习者将通过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和科学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理解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体验式学习项目技术与创新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与健康小学

超级净生活

涉及学科:语言、科学、社科、视觉艺术 项目主题关键词:同理、洁净生活、物质变化、宣传推销 在这个项目中,学习者将作为专家团队,为“臭臭公主”解决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臭臭公主”希望可以找到一块神奇香皂,不仅可以让自己干净的“香香公主”,同时还要是环保且健康的材料。 在这次的学习旅程中,学习者将被赋予以下的角色: 细菌侦查员:当他们带上白色的细菌侦查员的帽子时,他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找到尽可能多的与细菌有关的知识,完成一套细菌档案卡,为细菌居民们制作一个“身份证”。 健康生活守护员:当他们带上绿色守护员的帽子时,他们需要利用外出的机会体验一种与细菌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并记录下来他们的灵感和巧思。 魔法实验员:当他们带上蓝色实验员的帽子时,他们需要利用所学的酸碱知识和物质状态变化知识进行化学魔法实验。 香香净世界发明员:当他们带上黄色发明员的帽子时,这次项目最关键的环节到来了,那就是肥皂制作啦!在这个环节他们需要考虑清洁、环保、气味、使用安全、用户需求等条件。 肥皂公司销售员:当他们带上销售员的红色帽子时,那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去找到合适的用户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对不同的客户使用特定的推销技巧去推销自己的产品。
STEAM技术与创新生命教育小学

忆界-建造我的家庭数字生命体

涉及学科:计算机科学、伦理学、语文、设计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数字遗产保护、AI与人性边界、记忆数据化、跨时空对话 在“忆界”项目中,四年级的学习者将探索人工智能在家庭记忆传承中的应用。作为数字记忆的创造者,学习者们将收集、整理亲人的声音、影像、手写文字等资料,并利用AI技术生成家庭数字生命体。学习者将经历从记忆收集、数据整理、AI合成、伦理评估到最终存储和展示的完整流程,理解AI技术的潜力与挑战,并探讨伦理与隐私保护问题。最终,每位学习者将完成一个个性化的“数字生命胶囊”,存储他们的家庭记忆。
融合单元课程生命教育小学

大笑项目

涉及学科:科学、社会情感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表演艺术、视觉艺术 项目主题关键词:同理、快乐、表演 “笑声项目”让孩子们能够回归孩子本真。学生们在探索让自己发笑的原因时,发掘他们与生俱来的快乐。他们学习到笑声的益处及其在社交中的影响。他们与专家交流,学习如何逗人发笑,然后通过制作一个“百宝箱”来运用所学知识,这个“百宝箱”包括笑话、一个木偶、一本有趣的书以及关于他们生活中有趣时刻的个人故事。学生们在“老年护理中心”展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用他们的“百宝箱”为那里的居民带来欢乐和笑声。
中国语言艺术生命教育初中

“如玉人生”图书编辑部

人生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在人生路途中追索自我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我们亦可通过他人的经历汲取成长的养料。传记作为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是一种介绍人物生平经历和成就的文学体裁,它是对人物形象的深入描写,考察人物的思想、行为、性格、生活背景等方方面面,揭示人物的思想、文化、时代背景等,是一种对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记录和反映。学习者透过对传记文学的学习和写作实践,感知不同人生的时代际遇,从而培养共情能力。 G8年级的学习者们将变身“如玉人生”图书编辑部的一员,为身边的“她、他和他们”出版一本传记文学书籍。他们在团队中进行分工,成为作者、记者、编辑、设计师、插画师等角色,为身边的“小人物”们撰写人物小传,在书写的过程中,找到时代印记下的人物轨迹。
图书馆课可持续发展小学

“像爷爷一样做东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可再生物品

涉及学科:艺术设计,科学,语言文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回收可再生资源,审思现有消费观念对地球的影响,公民责任 《爷爷一定有办法》讲述了爷爷把旧毯子变成各种新物品的故事,传递出物尽其用、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在资源紧张、环保需求迫切的当下,该绘本为启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回收可再生资源提供了极佳切入点。让参与者深入理解回收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种类及重要性,知晓生活中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如纸张、塑料、金属、织物等回收利用的流程。激发参与者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减少浪费的消费观念。锻炼参与者动手改造旧物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环保行动。